文学评论创作谈
-
当代诗歌的味道——《红豆》“诗歌部落”读感
《红豆》“诗歌部落”推出的诗歌作品,相比专门的诗歌刊物,在数量上并不算大,但在质量上还是有着充分保障的,其中有不少诗歌都洋溢着撩人心襟、拨动心弦的情意和情趣…… -
文学与爱情——对爱情文学与文学中爱情描写的美学探讨
爱情在文学的创造和阅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。马斯洛认为,包括文学艺术活动在内的人的高峰体验与爱情及性活动有关…… -
彭东明长篇小说《坪上村传》:复活诗意与救赎的乡村
首先体现了作者对乡村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批判。虽然早已进入现代社会,村里的农民仍然沿袭古老的陋习,与进驻乡村的现代文明格格不入。作者承接了鲁迅乡土小说所开创的国民性批判主题……
- 张倩与时代同行——2018年度军旅报告文学回顾
- 任晓雯小说是中老年人的事业,小说不是中老年人的事业
- 陈梦溪2018长篇小说盘点:“井喷”之年
- 艾自由艾自由:生活不是唐诗宋词——刘平勇首部长篇小说《如尘》解析
- 张 炜张炜:诗何以为经
- 叶杨莉叶杨莉:我看到磅礴与幽微
- 杨遥杨遥:让钟爱的事情高贵起来
- 叶炜让写作变得更加纯粹
- 李果河东西、凡一平和我
- 程永新程永新:如何写一部长篇小说
- 葛水平在巨变的社会中获得文字力量
- 张瑞天写散文的理由
- 林清玄蓝之又蓝
- 忽培元《乡村第一书记》(后记)
- 弋舟弋舟:每遇写作时的山重水复,记得温故而知新
- 姚鄂梅姚鄂梅:我爱短篇
- 李壮在语言的渴望中
- 罗伟章文学的纠缠
- 庆山庆山:写作
- 丁东亚丁东亚:人生如钟摆,在爱与痛间荡动
- 杨献平杨献平:?写作是对世界多角度的调情
- 王蒙王蒙:已经写了六十五年
- 王占黑我愿意成为他们的一支笔,去写下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
- 徐则臣寻找一种新的结构时代的文学方式
- 李佩甫第四人称写作
- 林森林森:竹剑上的光
理论热点
- 重视流行文化美育价值
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、不形于一态、不定于一尊,既要有阳春白雪、也要有下里巴人,既要顶天立地、也要铺天盖地……
- 发明生活 发现生活
借用画家黄宾虹的一句话,就是“屡变者体貌,不变者精神”。这精神,也就是文学的常道……
- 精神需求的变化与文学的创新
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中,文学作品、作家、传播、接受,在环状循环互动中互相作用,互为影响……